logo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业务范围
联系我们
客服总机:0537-2890788
房经理:13563701561(审计查账)
刘会计:13563721857(代理记账)
王老师:18369723855(会计培训)
刘先生:13355122698(注册公司)
张经理:15153797311(税务咨询)
地址:建筑设计大厦5楼、12楼
邮编:272100
电话:0537-2258928
传真:0537-2252958
E-mail:shangdaogongsi@163.com
客服QQ:854232183
当前位置->首页->管理资讯

IT管理中层的案例

关键字:
发布时间:2010-3-17

IT管理中层的案例分享

 

【本文起因】

作为企业中层,我一方面不断应付着高层的压力,另一方面天天面对着基层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琐碎事务。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深切体会着中国体制下管理的混乱与困难。

长期有着剖析管理这样的想法,一直想动笔写下来,却又因为各种各样繁杂无法抽身。幸而畅享网激发了我久已有之的感悟,于是我在这里与大家随谈一番。

由于写官方文档,我已经厌倦了,因此本文将尝试用一种轻松的文风与大家讨论,讨论讨论深奥的管理理论,也讨论讨论国学治人的深邃内涵。

 

 

 

 

【写作背景】

中国式管理,题目太广,从东北老工业基地,到南方的创业型企业,皆有可着笔之处。宏观管理(大型跨国企业的战略规划等等)和微观管理(一个部门内的人事安排、项目进度的控制等等)差别也实在太大。因此本文只能就身边的经验(准确说是经历)谈一点在中国目前的国情模式下、在中国既成的文化背景下、针对中国城市一般劳动力和一般劳动关系所进行的管理经验。

本文的案例环境背景是这样的:中型IT企业,主要从事行业应用,挂载于某大型国企(背靠“大树”),没有固定的竞争性项目产品,所谓的几个成功“项目”和“拳头产品”都是在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大环境下和“大树”一起闭门造车折腾出来的。人数,500人左右。目前的工作情况,基本上属于大树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官方的说法是“根据集团规范完成战略型项目”。因此,本企业实际上就是典型的需求推动型企业。我想,这种软环境也符合当前国内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现状。

 

【管理理论之我见】

IT行业领域上说,人力资源管理(智力资源)是管理的重点,因为在IT企业中,人力既是劳动力也是生产资料。软件作为智力产品,无非是将大脑中的精巧思维付诸实际展现。因此,对于该企业而言,知识库显得尤为重要,是企业管理的重头,也是各种管理所围绕的核心。

除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基于需求拉动项目的企业,客户资源管理也非常重要。因为如果A客户不需要了,产品通常无法卖给B客户,原因很简单,产品是A客户定制的。

我们要管理的对象很明确:人力,和市场。

 

而抛开行业,就“管理”这个概念而言,横向的切割,是资源、财务、人力等方面的调配,纵向切割,管理又包含市场需求的挖掘与引导、执行力的贯彻、企业文化培养、经验积累于沉淀、模式复用与扩张等几个层次。

 

在中国的大环境下谈管理,上述几点中最困难的莫属财务管理与执行力贯彻。

因为国内目前的财务思维基本建立在西方经济学说的基础上,并靠基于该学说的财务软件来驱动工作。应该说目前的财务管理脱离了中国的特殊国情和传统的儒家文化,很多企业没有严谨的财务调配规则,不知道该花多少钱在员工上,该花多少钱在市场上,该花多少钱在产品上。因此大多数企业员工认为钱赚得少,用户嫌产品质量差。

而执行力呢?亦然。公司内部有堂而皇之的诸多流程,纷繁复杂,除了好看,没几个人看得懂。还分挂于各个办公室的大门口,但是真正运作起来的寥寥无几。中国的传统就是靠天吃饭的农耕社会,现在又是和谐社会,本就希望无拘无束地生活。执行力,规则,谁理你?

 

 

【部门概述】

我的部门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产生,成长。也就是说,我的部门就是在中国从体制落后走向如今的体制探索阶段(很显然,现在的中国体制仍未成熟)的发展环境下成长。

 

【两难的前提】

部门成立之初,从管理者的角度看,希望自己手下有理智干练的项目经理,富于想象力与进取精神的销售,踏实本分的技术高手,热情高涨的基层员工,但是往往事与愿违,没有这么些人供老板调配。另外,从待招员工的角度看,希望自己所在的单位已经有了这么些人,这么些人能带动自己、保护自己,希望企业是由这么些高人组成的,能够在商海中劈波斩浪的旗舰,但是事实是,员工发现自己虽然是新手,在这个企业里却已经成为了某一领域的骨干,一来就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而且在不熟悉业务运作的情况下。

明显的问题存在与大多数企业与求职者:难招人,招到的多半不能干活,能干活的嫌待遇差不愿意来;难求职,待遇好的单位饱和了,进了一个貌似待遇好的结果发现被骗。

大多数的航船是跌跌撞撞向前挪的。

 

【白手起家】

我们从一穷二白的境遇中开始吧。

2003年,部门进入初步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可以用“疯狂打工”来形容,为了部门的新生与发展,几乎什么都做,从工作范围内的建议书编写,代码设计、安装、部署、用户培训,到甲方工作范围内的项目审议书编写、测试设计、验收报告,到甲方工作范围外的职称论文代写、帮孩子做FLASH、个人家里电脑DIY、甚至上街带菜……写出来荒唐可笑,但是相信读者中的项目经理们、部门经理们或多或少遇到过或经历过。

第一桶金就这样糊里糊涂的来了,养着最初的一些人。伴随着这些元老的,还有混乱的项目文档、混乱的代码、混乱的系统部署。但是日子也这样每天每天滋润地过着,逢年过节数着毛主席、拎着干货,时不时地和甲方去趟自驾游……

不过当时部门人少,就十几个,一年就两个项目,一期二期三期的滚动开发,整天和甲方打闹嘻哈,谈不上管理。唯一做的管理性事务就是代码存档,目录编写,这些暂称“资料管理”;进度管理谈不上了,甲方说什么时候验收就什么时候验收;需求?不必管理。变更?根本没有什么需求变更一说,因为只要部门在一天,需求变更就发生着一天。

 

结论:在人数没有成规模,业务尚未上轨道的情况下,谈管理意义也确实不是很大。这时的部门急需的不是管理,而是新项目和不断增补的需求。部门领导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满足甲方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现钱都赚来不及,谁吃饱撑了花时间投成本来管理?

 

 

【面对问题找出路】

2005年,2006年这两年,部门大面积扩招,人数迅速扩充到原来的5倍。人一多,能力的差别很快分出阶层。部门内显而易见的有了个几个能干的高手,能吹的项目经理,当然,还有更多无所事事的人。当时的部门称为“1+N”模式,因为没有管理方式,所有的“管理”都是主任一个人打理,带着N个员工干活,很像《顺溜》里的六团。

这样的形态不是高度集中,而是形同乌合之众。

原因很简单,主任也是正常人,凭什么他就要有魄力与能力管住N个人?

 

当时的问题是十分严峻的:80%的人上班在上网,同时这部分人还抱怨每天事情多而混乱。几个挂名的关键项目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因为主任没有实际的报酬支付权和人事任免权,难以有效制约属下),时间逼到头了,为了促进项目,招了几个高手推动了一下。结果高手发现所谓的部门不过是个作坊,搞了一阵走人了,留下一堆几乎没人看得懂的代码;新高手把老高手做的全盘推翻重来,如此反复。部门内的几个元老意见分歧,部门工作陷于瘫痪,几乎无法推进。

甲方也不比当年,因为他们的财政也紧缩了,因此,我们没有了“大树”,面对的是赤裸裸的合同关系。每季度、每半年、年关,就来要项目,就来整系统,逼得部门上蹿下跳,不得安生。

 

“只有到了生存关头,人才会去想改变。”我们的部门就处在这样的关头。

 

【初涉管理】

管理,就此开始迈出你的第一步吧。

当时很流行讲中国人都有民族劣根性,我们也坐下来分析一下部门员工的心态:混日子、不求出众;难以共事,同而不和,打击别人来抬高自己;天天寻找规则漏洞,项目失败不必担责便利用项目做实验、责任推给已走的同事,随时伺机整领导。

总结一句话:认认真真混日子。

 

领导面对混乱局面,束手无策是事实。当然也要有“大刀阔斧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的表面现象。当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这些措施有:末位淘汰制、上班签到制、树形责任制、薪酬级别制。

在我看来,这些制度全是垃圾。

这些制度不过是照搬小学生的班级管理方法,放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中根本少有可取之处。下面按照实际贯彻结果逐一击破:

一、末位淘汰制,怎么评判末位?在某一方面的才能尚难以量化考核,如何评判一个多方面发展的人才?当时的做法相当可笑----考试,题目是UNIX知识,也就是说,UNIX知识决定了你的去留。我当时虽然考了最高分,但仍然提出质疑,部门的发展是业务发展还是技术发展?难道永远局限与UNIX平台而不考虑业务范畴?同时,项目经理、市场人员、文职人员,他们的工作侧重点又如何考试?

处于发展初期的部门显然应该鼓励多元发展,怎么能用一元化消灭多元化呢。

 

二、上班签到制,貌似合理的制度。但是贯彻起来比较幼稚,一次迟到扣30块钱。大家都是起早来签个到,然后出去溜达到九点半十点进来上班。或者现在去外边拉个皮条性私活,算一下,私活费35,还能赚5块。由于晚上加班早晨迟到5分钟被扣了钱,多半高手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

 

三、树形责任制,说白了就是万恶的金字塔责任制(旧名词叫三座大山)。金字塔身不过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传话网,真正干活的是塔底的那一些人。

 

四、薪酬级别制本身不错,但是它是建立在金字塔责任制之上的。所以,现状是,干活越少,钱越多,干活越多,钱……

综上所述,部门希望何在?

于是,贤人走,佞人留;周一来,盼周五。

 

但是认真说来,基于激励机制的管理并非一无是处。这种管理模式针对全员进行不同角度的激励(有技术上的、有考勤上的、有政治上的)。激励体制至少改变了拖沓萎靡的部门心态,部门的懒散风气从此一扫而空,每个人对待工作都开始有了一种紧张心态。员工虽然不明确该怎么做是好,但是有一种感觉,做总比不做好,至少激励项应该先做。

当时,勤劳致富的局面初见端倪,认认真真混日子已经开始向认认真真应付付激励,转变。

 

 

【有效的变革】

混乱仍然存在,因为没有渠道。

说得通俗一点,部门的混乱就像黄河水泛滥,激励措施是在不断的堵漏,而目前还没有找到疏通的途径。我当时的理解是,部门缺少文化。太注重规则了,民众就争相在规则边缘游走,道德就沦丧了。

 

可贵的是,部门已经开始在混乱-变革的不断尝试中找了过河能摸的石头。

 

2006年底,ITIL引入,随之而来的是双刃的概念:“流程”,部门领导兴致冲冲地定义了各种各样工作方式下的流程,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碰到什么情况该怎么办,等等,每一种流程都十分详细。

领导看着流程图,十分满足,天天盼望着部门工作紧张有序局面的出现。

结果当然如大家所料,局面没有达到有序,反而更加混乱。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好,又多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事。

原因是这样的:流程太复杂,大多数员工很难记住流程,也就很难遵循流程;有经验的员工对流程条条框框都有自己的理解,不断对领导提出增删改的“合理化”建议;流程经常变,一般员工也无从遵循。

我反复说过,西方是以狩猎文化为传统的,因此,西方人工作就像野兽捕猎一样:严格分工,有序出击,成果共享。工作流程在西方实施得相当顺利,因为这就像他们的生存法则一样流畅顺利。而中国是以农耕文化为传统的,一面靠天吃饭,一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田地,很少相互间合作共赢。因此,建国初期的社会化大生产才会出现吃大锅饭的局面,而没有出现根据分工有效运作的局面。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引入的流程也很难运转。

 

流程的闹剧最终草草收场了,但是,它毕竟给基层员工带来了一种新感受。

经验:流程让领导明白了企业劳动力的利用情况;教训:流程在国内难以实施。

 

2007年,项目管理思维PMI引入。我同期学习了几种项目管理模式,并提出了知识矩阵管理的思路。在国内,项目管理还是比较好进行的,因为项目管理基于成果驱动和任务分派,条理明晰。

知识矩阵管理从项目管理中总结出来,用于知识库管理和人力管理。说起来太复杂,这里简单画一下矩阵:

 

项目1

项目2

项目3

项目管理

2

2

1

技术研发

7

6

4

系统维护

2

3

2

部门管理

1

1

1

工程安装

3

6

0

 

矩阵的横向是项目或者业务,纵向是责任分工。矩阵里面的内容可以是人力投入、财力投入或者是政策投入。理论上,一个健康的部门,矩阵中的数值应该相对平均并有所侧重。目前,我主要用矩阵进行宏观财力投入管理和人力投入管理。

矩阵可以用于宏观的战略管理,也可以用于短时期的资源监控。可以说,这个工具简单直观,在部门或企业中都可以发挥相应的作用,它的IT化也相对容易。同时,通过矩阵分工可以有效降低部门的阶级性,把管理层扁平化,此举极大融洽了干群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部门在这样宏观表格的带动下,建立了需求数据库和客户数据库。需求数据库主要把每次的需求收集分类细化并整理保存,客户数据库保存的主要是提出需求的客户、他们的喜好、所处的角色等等。这些数据为今后项目有章可循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8年,企业申请CMMI5,文档规范逐渐建立。我认为这一时期的重要贡献是,从管理层到技术层都理解了文档的重要作用,并愿意依照文档干活。同时,部门领导带头干活,建立了大量的文档模板。这样就带动了全体员工填写领导要求的文档。这些文档,主要是招投标需要的项目文档。也有部门日常管理需要的工作周报文档等等。

2008年,大部分项目经理都认为,通过管文档来管进度是一种好办法。

 

现在是20091031日星期六晚2219分,截稿将至,恕我不能详述了。

 

总结:

  1. 流程并非不可取,但不能全员流程,可以通过流程制约基层员工,这样可以给他们带来归宿感,同时也可以按时收获基本成果。

  2. 通过“传销”(任务驱动)方式管理项目经理是相当有效的,传销的实体就是项目和收益,简单的说,给项目负责人这么多成本,到时候给我完成这些项目,至于外包和招人,项目经理有相当的自主权。

  3. 通过矩阵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传统国企中的阶级性,使部门经常性的保持活力。

  4. 通过文档(如周报制度)能够有效把握工作进度,但是文档的缺陷在于重文档易引导致员工轻干活。

  5. 灵活运用报酬方式可以有效推动执行力贯彻,整天灌输纪律概念是不得人心的。

  6. 企业形成简单有效的文化可以使企业不断成长。文化重在沉淀,我们的文化是“勤恳、平等、守信”,目前从上到下都是这样贯彻,几年未变,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培养新人的传统,在竞争中生存的传统。

 

 

【后记】

实现成功的管理,国内鲜有成功的案例,国内多半的成功例子是个体企业家找对了投资方向和营销政策、在某一领域投对了钱、利用新专利新产品获得了较多利润等。我们常常见到文章杂志上“当初……毅然决定……终于成功……现在,正进一步……”这样的字眼。一句话,国内的成功多半是“赌”出来的。我们缺乏在原有产业和规模的情况下通过优化人员配置、加强质量把关,细化财务结构而出现企业转机的成功经验。

我看了很多网络上的博文,都是偏战略的,主要讲现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方向,而我们此次谈论的核心“管理”,应该是偏战术的。即,抛开各种愤世嫉俗的论调与观点,在现有的国情、商情、人情环境中,通过资源调度、人力安排、财务重分配、绩效激励等等各种手段达到成功的方法论。

很惭愧,本文也无法给出一种资源、人力、财务等管理之上的可操作性的方法,只是在这些基础上说明了本部门基于管理三角的成功经验。当然这种成功经验如果是引玉的好砖,鄙人也深感善莫大焉。

上一篇:您的企业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吗?
下一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以前年度未扣除资产损失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济宁商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设计:Lining studios,制作:李宁工作室,支持:济宁速创科技有限公司 管理 网站地图
鲁ICP备:09004827号  页面加载:46.875ms
本页内容是《IT管理中层的案例》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